class=logo
class=social
winWidth<=600
中文範本
活動訊息 (0)
最新消息 (0)
活動回顧 (0)
新聞稿 (0)
參觀 (0)
參觀資訊 (0)
開館時間及票價 (0)
服務項目與須知 (0)
預約 (0)
團體預約 (0)
我可以做什麼? (0)
團體 (0)
個人 (0)
場地租借 (0)
租借介紹 (0)
餐飲服務 (0)
美術館咖啡坊 (0)
大嘴巴餐廳 (0)
綠方塊茶屋 (0)
交通資訊 (0)
大客車 (0)
大眾運輸 (0)
接駁車 (0)
關於我們 (0)
創辦人介紹 (0)
朱銘年表 (0)
關於美術館 (0)
展覽 (0)
典藏研究 (0)
雕塑研究 (0)
朱銘研究 (0)
出版品 (0)
典藏維護 (0)
典藏精選 (0)
修復中心 (0)
教育推廣 (0)
學習活動 (0)
分齡課程活動 (0)
教具介紹 (0)
線上資源 (0)
金山聲音資料庫 (0)
藝教分享 (0)
教學資源 (0)
藝術到校 (0)
館校合作 (0)
教師研習 (0)
藝工社群 (0)
兒童藝工 (0)
青少年藝工 (0)
成人藝工 (0)
文創商店 (0)
支持 & 加入 (0)
捐款 (0)
徵才訊息 (0)
實習 (0)
藝工招募 (0)



class=searchBlk
English
官網首頁
class=lang
| | | | | |
創辦人介紹1938 - 1970s
他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自此邁入雕刻生涯。
創辦人介紹1980 - 2000
1987年開始,朱銘逐步地落實「種活藝術種子」的夢想。他從無到有,從荒地到公園,在臺灣的金山創建了一座美術館。
創辦人介紹2000 -
朱銘的《人間系列》提出新的創作觀,作品跳脫造型思考,轉而探究人類內心的問題,顯示朱銘創作的多元發展及美學觀之深化。
1938 - 1970s
朱銘,本名朱川泰,1938年誕生於苗栗通霄。十五歲開始,他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自此邁入雕刻生涯。三十歲那年,朱銘決心獻身於藝術追求,毅然拜入當時的雕刻大師楊英風門下。

1976年,朱銘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造成空前轟動,各界佳評如潮,從而使朱銘被視為1970年代臺灣鄉土運動的象徵,奠定他在藝壇的地位。不過,朱銘並未就此停頓,反而越發努力創作,發展出日後知名的《太極系列》。
1980 - 2000
1980年代初期,朱銘已在臺灣藝壇立足,但他沒未因此自限,反而前往國際藝術重鎮的美國紐約,以此為契機,進軍國際。

此時期是朱銘藝術創作的巔峰,朱銘《人間系列》作品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太極系列》則與《人間系列》並行發展。《太極系列》的藝術語彙及精神內涵逐步深化,而《人間系列》則反映了朱銘對俗世人間形形色色人物的細膩觀察。他的藝術創作一再蜕變,媒材上不再侷限於木料,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各種媒材盡為他所用。

1987年開始,朱銘逐步地落實「種活藝術種子」的夢想。他從無到有,從荒地到公園,在臺灣的金山創建了一座美術館。1999年,朱銘傾注一生積蓄和十二年漫長辛勞的美術館正式開幕。「朱銘美術館」可謂朱銘最大的一件作品,亦代表著藝術家對社會最大的付出與回饋。
2000 -
在藝術創作上,朱銘不斷突破創新。2000年,他以抽象形式的《太極拱門》完美詮釋太極氣韻流轉的深意,為《太極系列》畫下圓滿的句點。2005年發表的《人間系列─三軍》,則結合了雕塑、裝置與行動藝術。2007年開始,朱銘《人間系列》以「丟」的概念去除多餘的色彩,轉為白與黑,追求更純粹的造型世界。

2010年,朱銘的《人間系列─囚》及《立方體》作品,更提出新的創作觀,作品跳脫造型思考,轉而探究人類內心的問題,顯示朱銘創作的多元發展及美學觀之深化。
class=en_biography1
中文頁尾項目範本
參觀資訊 (0)
年度報告 (0)
作品鑑定申請 (0)
權利聲明 (0)
行政服務 (0)
聯絡我們 (0)
class=footer-nav
20842 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Tel: 886-2-24989940/Fax: 886-2-24988529/Email: service@juming.org.tw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 2.0、或IE11.0以上版本之瀏覽器及1024x768之解析度觀賞本網站
class=contact
Copyright © by 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