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先生把畢生最大的力氣放在打造一座美術館,原本就平易近人如隔壁歐吉桑的雕刻家,終究放下從沒拿起的身段,跟時間、天候、法規、資金、人事等等和創作本身不必相關的瑣事周旋。當然,要豐富一座佔地十一甲的藝術空間,創作也從未停歇。十二年的拖磨,是不是太辛苦?圓夢,一定要流汗,必然會傷神;因為,這是生活,就是修行! 沒有張揚,靜靜地把屬於過往的全部刻畫下來。抱著開始的嚴肅,把從前的果實再次種下,準備結出更豐厚的稻穗和果子。交織重疊轉動出人和藝術的無限性,呼應天地的廣大深遠,開鑿不斷成長的-不朽!
經營理念朱銘成功帶領東方藝術走向國際,爾後將國際藝術語彙與精神帶回台灣,成立朱銘美術館,建館秉持兩大宗旨:「推廣雕塑藝術」、「推動兒童藝術教育」,期望以更完整角度呈現雕塑藝術發展,並培養兒童對藝術的五感體驗,成立「兒童藝術中心」、「典藏維護部」及「研究部」等專業機構。
發揚藝術:本館擁有豐富的朱銘作品典藏,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累積多年的典藏、研究、展覽和教育成果,透過展覽的策劃,讓館內深度的研究更能被了解,豐富的典藏更能被欣賞,並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合作策展,讓朱銘美術館成為發展雕塑藝術的開拓場域,創造朱銘作品及其美學的新價值。
種活藝術:專為兒童設計的藝術課程及教案逾300件,2007年兒童藝術中心,策劃以探索、體驗、創作為主的兒童展覽。2004年起與在地小學合作,培育兒童藝工,落實在地深耕的理想,讓孩子在美術館找到了舞台。2016年啟動「藝術到校」計畫,於偏鄉與藝教資源較缺乏的地區推行,並規劃建置教育資源網站,持續分享藝教資源。
保存藝術:本館在臺灣深耕多年,致力於「藝術作品修復」與「保存技術發展」及相關研究,建構專業設備並延攬國內專業人才;同時積極結合國內外相關資源,發展科學性文物修復技術與預防性保存專業,多年來已累積大量完整且具代表性之修復成果,在國內文物與藝術品的保存修復領域,具有承先啟後之關鍵地位。
研究藝術:以朱銘為研究軸心,橫切國內外藝壇現況,縱貫戰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脈絡,積累豐厚的研究成果與文獻田野資料,舉辦座談、研討會,出版相關刊物,且積極進行國際交流,逐步地打開臺灣雕塑研究於學界的能見度,發行《雕塑研究》半年刊,是全臺灣唯一的雕塑相關專業性學術期刊,奠定本館雕塑美術館的實力。
榮耀2019 新北市第二座完成設立登記的私立博物館
2019 新北市第一件登錄紀念建築
2018 Tripadvisor「旅行者之選」全臺最佳博物館第三名
2017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CECA)最佳案例獎
2016 第四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績優團體
2016 第四屆新北市藝術教育貢獻獎 績優團體
2013 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
2011 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
2002 教育部 台北縣政府 推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
2000 獲第十四屆東京創新大賞(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