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logo
class=social
winWidth<=600
中文範本
活動訊息
最新消息
活動回顧
新聞稿
學術研討會
參觀
參觀資訊
開館時間及票價
服務項目與須知
線上購票
預約
導覽預約
我可以做什麼?
團體
個人
場地租借
租借介紹
餐飲服務
美術館咖啡坊
瑪克的院子
綠方塊茶屋
交通資訊
大客車
大眾運輸
關於我們
創辦人介紹
朱銘年表
關於美術館
展覽
典藏研究
雕塑研究
朱銘研究
出版品
典藏維護
典藏精選
修復中心
教育推廣
學習活動
分齡課程活動
教具介紹
線上資源
金山聲音資料庫
藝教分享
教學資源
藝術到校
館校合作
教師研習
藝工社群
兒童藝工
青少年藝工
成人藝工
文創商店
支持 & 加入
捐款
徵才訊息
實習
藝工招募



class=searchBlk
English
官網首頁
class=lang
展覽資訊
當期cn=ZC543803
回顧et=out
class=exhubition3 exmenu
| | | | | |
 • $XmlID$ • $GroupName$
$CtrlBtn$
作者: $UserName$
分類: $ClassList$
$List$
$Blk$
$FileList$
$ContentBlk$
評論: $ChildNum$  瀏覽: $ClickNum$   於 $Date$ $Time$ 發表
 
物/我-徐永旭個展2021/05/01 - 2022/08/28
本館與藝術交流區

我的作品是從我身體切出去的。每件作品的完成,就好像從我生命的這條軸線上夾去所用的時間,堆積而成的作品就代表我生命中的一段過程。
我的作品不用簽名,上面都是我的touch,甚至你靠近一點看,就會看到我的指紋。 -徐永旭

回歸人與土最單純的關係,徐永旭以身體作為創作主體的概念,將他的作品化為深具震撼力的藝術家肖像。我們在布滿指紋印記,重複不斷揉捏、按壓、堆疊的作品中,看到不斷跑馬拉松、不斷創作的徐永旭堅定的眼神,彷彿遠古神話的巨人夸父,追逐太陽至日落之處,棄手杖為茂密樹林,肉身化為山河大地。

2021年獲得國內陶藝界最高殊榮「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徐永旭以陶土作為創作媒材,卻以極具反差張力的「反陶」美學,體現獨樹一幟的當代藝術實踐。 2008年憑作品《界.逾越》奪得「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首獎」,成為臺灣奪得該獎項的第一人;2018年,獲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榮譽會員,屢獲國內外藝壇肯定。

「物/我」指涉徐永旭作品與創作者之間互為主體的關係。既是對抗拉扯,也是對話共舞,更是合一無二。他選擇最樸素的白色或黑色陶土,用最原始的盤條築泥、揉捏按壓,讓作品表面忠實記錄整個創作過程,環境的溫濕度、空氣的流動、身體的痛楚與疲憊,長時間不斷重複單一動作產生的變化與張力,使得創作如同生物築巢,形成一種生命的本能,所有痕跡都凝鍊了自身的生命經驗、情感和記憶。

徐永旭曾兩度於朱銘美術館展出,繼2000年「位‧位‧位」個展與2011年「材質物語-土」聯展,今年再次展出,是為十年一遇的美好邂逅,更能體現徐永旭創作的精彩蛻變。本展精選徐永旭2013年至今二十餘件代表力作,從室內展廳延伸到戶外裝置,或氣勢磅礡或纖細微妙,完整呈現其近年藝術實踐的精髓;特別規劃的體驗活動,引領觀眾透過手與土的對話,實地感受身體介入帶來更豐富的「物/我」參觀體驗。
特別感謝:YouV、尹諾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達奇藝術、双方藝廊
2021-05-01 ~ 2022-08-28
161141物/我-徐永旭個展2021-04-2114:59:04展覽 > 2022
展覽 > 2021
展覽
MsgArticle--- ZC1517405 ZC1517405,ZC5124749,ZC543803 1 1 總覽 0 9378
中文頁尾項目範本
朱銘文教基金會
參觀資訊
年度報告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作品鑑定申請
權利聲明
行政服務
聯絡我們
class=footer-nav
20842 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Tel: 886-2-24989940/Fax: 886-2-24988529/Email: service@juming.org.tw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 2.0、或IE11.0以上版本之瀏覽器及1024x768之解析度觀賞本網站
class=contact
Copyright © by 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